“书匠学徒”在行知课程中体验传统文化

作者:刘梦圆、刘婧雯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5-04-30

“书籍装帧有种生命感独有的灵性。书籍载着人们渡过文明之海,生生不息。书籍装帧则造出这样一只小舟,期望着它被后世注入新的生命,永不湮灭。”这是物理学系的刘婧雯选修行知课程《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与实践》后,在结课讨论中的发言。

自2022年开课以来,每年秋季,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开设《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与实践》课,同学们在课堂上汲取“文理兼备”的各种古籍保护理论、造纸植物知识;又习得传统中国线装书制作、木刻版画刻印、传统传拓技艺等“百般武功”。

每学期的首节课由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杨光辉介绍家谱的历史及中国古籍的各种装帧形式。随后同学们走进古籍世界,认识图书馆馆藏古籍情况,鉴赏馆藏珍本古籍及各式家谱;学习传统手工纸的抄造流程、印刷史、传拓技艺等,完成百家姓刻石的传拓实践,进行“乌金拓”“蝉翼拓”两种类型的拓片。

课程下半学期学习染色及古籍制作基础知识,包括书籍版式、各部位名称、书籍装帧不同形式、中国传统古籍的装帧方案,每名同学要完成蝴蝶装家谱一本、线装家谱一本。

对手工有兴趣,对书籍有热情,更是对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真挚的爱,这群师生齐聚在光华楼十六层古保院,把热爱贴在每一本融入心血的线装书中。      

文/刘梦圆 刘婧雯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